Department of Electronical Engineering - 電機工程學系 (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 電機工程學系 | | |  | 設立宗旨 | | 本系的成立宗旨是培養電機相關產業工業的優秀人才,在基礎的專業核心課程上,給予紮實的訓練與教導;並搭配相關專業課程,建立學生研發與創新的能力,使其畢業後投入職場,能促進電機相關產業發展與研發技術提昇,進而增加國家整體經濟發展與增進國際市場之競爭力。 |  | 教育目標 | | 本系鑑於專業能力對於電機相關產業的重要性,故以培育國家需求人才為要務。現階段的主要教學目標為培養具有良好社會調適能力、優秀學習成長能力、具有創新獨到見解之專業人才,於畢業後能夠具有擔任產業工程師之基本技術能力,以及攻讀電機、電子、光電、通訊、材料、資訊、系統工程等研究所之基礎學術能力,讓社會多一股正向成長之動力。 |  | 發展方向 | | 本系的主軸發展,是配合國家科技發展方向及校務發展而規劃,以基礎理論及產學實務並重之原則,朝向教學與研究結合、科技整合及質量均衡發展的方向而發展。整合教學及研究資源,協助南部地區電控、通訊、光電相關產業之發展,解決專業人才缺乏,以及關鍵技術不足的問題。本系培育具良好專業能力之電控、通訊、光電專業人才,教育學生具有獨立思考與培養進階研發專業能力,成為熟悉電機相關科技基礎之工程師,有能力迎接未來電機相關科技領域,不斷求新求變之技術創新與挑戰。 |  | 發展重點 | | 本系設有三個碩士班(電機工程碩士班、通訊工程碩士班、光電工程碩士班),並與本校相關系所(機電系統工程研究所、資訊工程系所、數位科技學習系所、材料工程系所、綠色能源系所)相互支援,配合我國電機相關產業之發展方向與目標。本系發展方向及研究重點,包含「電控」、「光電」、「通訊」等3個研究發展重點,其簡述內容如下:
電控領域: 能量轉換器之設計與應用、交流電機及控制、SOP設計、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模糊系統設計與應用、類神經網路、模糊集理論。
光電領域: 有機及無機薄膜太陽能電池、電制色變元件、無機氧化物透明導電膜、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發光二極體 ( LED ) 、磊晶技術、光波元件模擬與製作、非線性光學、積體光學、奈米光電材料成長技術、奈米電子元件製作光學薄膜。
通訊領域: 射頻無線通訊積體電路、類比積體電路設計、天線元件與電路、微波元件與電路、射頻微波被動元件、計算電磁波、電磁波相容、無線通訊系統。
| |
|  | 畢業出路 | | 1. | 進修: 報考國內外電機、電子、資訊、光電、通訊、系統工程、醫工、材料、微奈米、綠能..等研究所。 | 2. | 就業: | * | 無線通訊關鍵零組件與產品相關產業 | * | 電信服務產業 | * | 通訊積體電路(IC)產業 | * | 光電、半導體、太陽能、光學、材料、光電測量與檢測、奈米科技等相關的製程與研發工作。 | * | 任職晶片設計及製造、電機控制、太陽能等綠色電子設計及製造相關產業 | * | 擔任中等教師(需配合相關教育學程) | * | 參加高普考、專業特考 |
|
|
電機碩士班 | | |  | 設立宗旨 | | 在全球節能減碳的進步氛圍下,加速民生節能技術之研究為世界電機科技發展之主流趨勢,因此本校電機工程學系碩士班之成立以實現民生節能運轉之電機控制相關技術為研究主軸,帶領學生在積體電路設計、製造、智慧型控制及綠色電子轉換領域,從事前瞻性的科技研究。 |  | 教育目標 | | 基於電機專業技術、創新思考與國際視野能力在產業研發領域具同等之重要性,電機工程學系碩士班除精心策劃核心專業課程外,並以搭配國際論文導讀之書報討論課程、學界業界傑出人士的專題演講課程,輔導學生建立技術專精、獨立思考與研究創新之能力。本所畢業生可以專業技術就業外,亦得選擇繼續深造攻讀國內外電機資訊工程等相關領域之博士班。 |  | 發展方向 | | 電機工程學系碩士班的設立以電機系電控領域相關專長師資,輔以校內相關系所之專長教師資源,組成跨領域教研團隊,同時掌握科學園區綠色電子產業鏈之發展,垂直整合產業聚落之上游「積體電路設計及製造」、中游「智慧型控制技術發展」及下游「電力電子與系統整合」業等電子技術發展方向。
本碩士班提供業界電機專業人才進修及研究機會,並培養具備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的專業菁英,使學員具備進階研發之專業能力與視野,迎接未來電機科技領域之技術創新挑戰,並訓練成為具國際視野與素養的優秀世界公民 。 |  | 發展重點 | | 本碩士班係以「積體電路設計及製造」、「智慧型控制」、「電力電子與系統」等三大領域為主要方向,其中為因應本所地緣鄰近之台南科學園區為完整之半導體、顯示器及綠色能源產業聚落,發展重點以積體電路製造、類比IC設計、電源管理IC設計、數位資料轉換器、數位控制器、可程式單晶片系統(PSOC)、智慧型控制、太陽能等綠色能源電子、切換型電源供 應器、鋰電池充電器之民生節能電子設計範疇為系所發展重點,課程規劃著眼於使學術先端研究得滿足低碳生活時代之綠色電子設計需求,同時強調電機控制與整合技術人力之培育。 |  | 畢業出路 | | 1. | 進修:報考國內外電機、電子、資訊、控制、工程科學等相關領域博士班研究所。 | 2. | 就業: 任職晶片設計及製造、電機控制、太陽能等綠色電子設計及製造相關產業。 |
|
通訊碩士班 | | |  | 設立宗旨 | | 通信產業是二十一世紀之明星產業,且通訊系統應用與通訊電路設計是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主流之一。隨著全球無線寬頻應用潮流化及政府推動「M台灣計畫」,本校於94年成立「通訊工程研究所」,積極培育高等通訊人才以為產官學界所用。本所期許未來在通訊領域裡,能扮演重要的角色,促進我國通訊技術與教育的發展。 |  | 教育目標 | | 本所以教授通訊專業知識及培育產業發展所需之專業人才為教育目標,使得學生具備創新研發與領導統合之能力。 |  | 發展方向與重點 | | 1. | 無線通訊零組件與產品開發 | | 射頻元件與電路(天線、濾波器、…)、高頻電路(功率放大器、混頻器、…)、電磁相容與干擾抑制、微波及毫米波電路、無線接收與發射模組等。 | 2. | 無線通訊系統應用 | | 行動通訊系統(大哥大、無線網路系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WiMAX、…)、編碼技術、視訊通訊、網路通訊、無線通道傳輸等。 | 3. | 通訊積體電路設計 | | 射頻積體電路、微波積體電路、通訊系統晶片、數位/類比/混合訊號積體電路。 | |
|
|  | 畢業出路 | | 1. | 進修: 國內外電子、電機、電信、通訊、醫工等相關領域研究所博士班。 | 2. | 就業: | * | 無線通訊關鍵零組件與產品相關產業 | * | 電信服務產業 | * | 通訊積體電路(IC)產業 | * | 擔任中等教師(需配合相關教育學程) | * | 參加高普考、專業特考 |
|
|
光電碩士班 | | |  | 設立宗旨 | | 光電工業是政府規劃的十大新興工業之一,台灣南部已成為光電產業的研發與生產重鎮,產業界對於光電科技人才之需求與日俱增,而目前國內發展光電產業當務之急為培養具研發能力的專業人才,本所成立即為培養光電產業相關優秀人力,以配合未來光電產業需求。 |  | 教育目標 | | 1. | 研究與教學重點主要包括三大領域,分別為光電材料與應用元件、光電系統與光通訊、光電測量與檢測系統。 | 2. | 授課內容兼具學理性與技術應用,深度與廣度兼具,以配合各種程度學生學習,達到理論與應用合一的目的。 | 3. | 與台南科學園區、台南科技工業區、永康工業區及路竹工業園區等相關光電產業廠商建立緊密產學合作關係,讓學生在學期間即對產業脈動有所了解。 | | |
|  | 發展方向與重點 | | 本所學生研究方向除了所主要歸劃的三大研究主軸外,也可依個人興趣與專長在下列之次研究主題進行研究,例如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太陽能電池、顯示器材料與元件、積體光學、光纖通訊、光學薄膜、薄膜技術、近場光學、光學設計、光電元件、及固態照明等相關主題。 | 
| 薄膜太陽能電池 Thin Film Solar Cell | | --矽基太陽能電池Silicon Base Solar Cells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s --前瞻新穎太陽能電池Novel compound solar cells --薄膜太陽能電池 Thin film solar cells | | | 
| 光電半導體 Electro-Optical Semiconductor | | --低維奈米光電材料Low Dimension Nano Electro-Optical Material --場發射顯示器元件FED Display Device --奈米可見光光觸媒Nano Visible Photocatalyst --電制色變元件Electrochromic Device --發光二極體材料與元件 LED Material and Device | | | 
| 光電系統 Electro-Optical System | | --積體光學Integration Optics --固態照明 Solid-state lighting --光學設計 Optical design | | | 
| 光電測量與檢測系統Electro-Optical Measurement and Detection | | --光電測量Electro-Optical Measurement --光譜檢測Spectrum detection |
|  | 畢業出路 | | 本所畢業生可以選擇國內外相關博士班研究所進一步攻讀博士學位,例如光電工程研究所、電子工程研究所、電機工程研究所、微電子工程研究所、微奈米工程研究所、材料工程研究所等相關理工研究所進修。想直接進入就業市場的畢業生也可選擇光電、半導體、太陽能、光學、材料、光電測量與檢測、奈米科技等相關的製程與研發工作。 | |
博 士 班 | | |  | 設立宗旨 | | 在面臨國際競爭的強大挑戰下,要提升台灣科技產業的國際競爭性,必須在電機研究人才的素質與數量方面有所成長,以期能夠獨立研究並將台灣的科技產業帶到一個嶄新的發展領域,因此本系成立電機工程博士班對於提升台灣之國際競爭性有其必要性。電機博士班將著重理論與實務的相關應用,並配合高科技產業發展趨勢及學校中長期之發展,培養學生在電機理論與實務應用等相關課程之訓練,期使本博士班之畢業生成為電機領域之優秀專業人才。 |  | 發展方向 | | 本所以理論基礎及應用技術為教學研究重點,以培育產業界迫切需要之高級電機技術人才。著重科技整合,教學與研究並重,質與量均衡發展。同時,為因應國家發展及地方建設需要,藉由整合校內各系所教授之電機相關專長與資源,並配合本校之長程發展規劃與鄰近台南科學園區、工研院南分院、台南科學工業園區、高雄路竹園區等研發、生產單位密切結合,期達到校內科技整合,校外產業發展趨勢並進,培育高素質及具有前瞻性之產學所需電機科技人才。 |
|  | 課程規劃 | | 博士班之課程規劃,與鄰近南部科技產業聚落及南部科技研究中心有所相關聯性。而教育目標係在培育理論與實務並重之高級電資研發與創新人才,在課程規劃上分基礎課程、核心課程及進階課程等。而課程規劃目標為培養具有創新與研發之專業人才。而目前台南科學園區、台南科工區等大型產業聚落,以及工研院南分院、交通部電信技術中心,都以「光電」、「半導體」、「通訊」、「資訊」等相關產業為主,考量目前現有師資及專長,將課程規劃分為三大方向「光電、通訊、電控」等領域,並希望藉由課程規劃,可以協助產業升級及提升產學合作水準,並與工研院及電信中心等研發單位,協同開創新的研究領域,增加本校在研究上的質與量。 | |
|
|